感官耐力的挑战--
信息传播的
洪流和
虚假信息的传播。
庞大的数据量、
审查机制的缺失、审查本身的困难,让我们不禁要问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如何抵御信息的洪流,维护新闻的真实性? 6.大数据时代的
霸权主义与权力政治--数据的
垄断与不当使用。
当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,非法收集信息,进行数据垄断...当非法集团
利用大数据收集信息,并为其不正当目的服务...如果恐怖分子也掌握了大数据,将会发生什么? 总之,新技术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
风险。
人们需要逐渐认识到这些风险,然后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,但这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随着认识的加深,会有更多的
风险暴露出来。
但高额
价差并无法维持太久,因为卖方竞争压力已经开始传递。
上周以来,
西非地区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等
产油国也跟进下调了
原油
出口价格,部分合约甚至降至自去年11月以来新低。
而国际买家也正在关注
伊朗此后进一步恢复出口产能的预期冲击,因为OPEC+减产额度中并没有计入伊朗此前因为受到制裁而损失的出口份额,因而一旦该国哪怕是部分性地恢复出口,都可能令事实上仍相当脆弱的
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局面再度被颠覆。
分析师指出,
布伦特与迪拜原油当前的价差,或许也是OPEC+中起主导
因素的中东产油国趁机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利好因素。
然而,市场买卖双方的灵活性也意味着,布伦特基准油价高升水的格局
并不会一直延续下去,一旦产油国此后对供需前景判断有误,在
增产降价促销的操作中力度过猛,仍然就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花旗称,该组织“几乎肯定”会将6月减产幅度缩小70万桶/
日至660万桶/日,但
7月份进一步增产84万桶/日至570万桶/日现在看来可能成为疑问。
该行仍
预计,若伊朗与美国在核议程的某些方面达成初步协议,将会使
50万桶/日的伊朗原油在7-
8月初步重返市场。
摩根大通预计OPEC+不会在已商定的5月-7月产量之外增产,并将根据需求前景决定未来是否增产。
分析师表示,伊朗的
石油供应只会逐步
增加,摩根大通估计,伊朗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每日增加50万桶,在2022年8月前再增加50万桶。